这些古怪谣言对叶行远没造成什么困扰。实际上他虽然知道收了秉笔太监的礼,坊间必有谣言,但他正在面圣进祥瑞的关键时刻,无心旁骛。
这几日就连唐师偃都老老实实呆在驿馆之中,顾不上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北地烟花。
面圣对於他们这样的读书人可以说是巨大的荣誉,尤其是唐师偃这种自认举人就是自己超水平发挥的极限,进士绝对考不上的老油条来说,能有这种机会自然倍加珍惜。好在这两天那位黄奇公子也没有来找唐师偃,倒省了他艰难的选择。
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叶行远也只小睡了片刻,寅时三刻便被唐师偃催着起身。奉特旨入宫的叶行远、唐师偃和朱凝儿三人,早早出门,护送麒麟鸦神石像,跟随宫中太监的接引,一路朝着进宫而行。
京兆府清晨的空气干冽而寒冷,天边仍然是一片漆黑,未见丝毫曙色,唯有马车中石像皇帝日常所居的大明宫位於皇城中央,更是最高的建筑,只是在宫墙之外却看不见。
“民脂民膏。”朱凝儿同样看着这些古老华丽的建筑,惊叹之余,却只有四个字的评价。
她声音甚轻,细如蚊蚋,偏偏就能钻到叶行远耳中,令叶行远只能苦笑。这位小姐贼心不死,幸好也是因为她所图甚大,所以也算知道分寸,这些话只会让自己听到。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凝儿之言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在轩辕世界待得时间日久,叶行远就越发感觉到“神通”这东西虽然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却并不如另一个世界的科技一般普惠於民,而是将权力、财富和资源更加的集中了起来。
就以建筑来比较,在科技昌明的世界,每一座城市之中都充斥着高楼大厦,大部分人都享受到便利。但在这神通世界,能够拥有这般神奇瑰丽高楼的,只有皇家。
神通难得,不可轻施,能够获得这种高级建造神通的,只有工部营造司之类少数高官,他们殚精竭虑,也不过能建设这一座巍峨宫殿,哪里能够有时间去为民生营造
圣人截取天机,承载天命,授读书人神通。人皇将神通分门别类,定设官职,以官职品阶大小授予不同的神通,这一方面当然是稳固了统治,也让国家更为安定,但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将阶层固化的更加严重。
朝廷若是无道,百姓忍无可忍,本可揭竿而起,但是因为天命神通的存在,将这种条件更压制到了最极限的状态。
身在局中之人,未必能知道这种圣人所传制度的痼疾。但叶行远自天外而来,有着领先数千年的见识,神通虽异,理却一也。
他越是站在高处,就越觉得脚下的根基不稳,仿佛是站在炽热的岩浆之上,虽然为厚厚的地壳所裹,但只要一旦这圣人所创设的天命天机神通制度出现了一道微小的裂缝,就可能天翻地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不管天命是否变化,吃苦的永远不是上层而是下层人民。叶行远轻叹一声,惊觉自己又开始悲天悯人,赶紧眼观鼻鼻观心,让自己从这种情绪中摆脱出来。
只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又让朱凝儿兴奋起来,她崇敬的望着叶行远的背影,越是思索这八个字越觉得高妙,从此可照见叶行远的胸怀与高深境界,对他更是五体投地。